关于《时代记艺——北京画院老画家访谈录系列》
自1957年成立以来,北京画院秉承“创作、研究、教学”三大功能定位,为20世纪与新时代中国美术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了生动呈现出20世纪中国美术进程与北京画院发展历史,记录北京画院老一辈艺术家的珍贵影像、历史记忆与艺术思想,北京画院与艺术中国联合推出“时代记艺——北京画院老画家访谈录系列”。本期,我们推出著名山水画家、北京画院专职画家张仁芝的访谈。
张仁芝:吾爱真山水
文 | 许柏成
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这对于观众来说,可能仅仅是闪过的几个词语,而对于一位勤勉多产、精力旺盛的艺术家来说,却是曾经细细品味、真切记录过的漫长岁月。
在已经年逾九十的张仁芝先生的大量写生与创作中,我们惊叹于他对风格的多样且深入、对不同表现方法的信手拈来,以及永远不变的诗心画境和对自然造化精神的感动。面对这些记录人生历程、写生旅途的作品,地域性与时代感扑面而来,也引领着我们走进他那积极、通感、勃发的艺术心灵。
张仁芝1935年生于天津蓟州区,美术启蒙于名家胡定九。18岁考入央美附中,22岁升入中央美术学院。1962年,毕业时创作山水组画《忆江南》,显现出别具一格的构思与风格探索。同年进入北京中国画院,入学员进修班,跟随秦仲文先生学习山水画。1965年初,学员班结业,转为专业画家。
张仁芝曾经也是一名出色的主题人物画家。他1964年创作的人物画《炉前》参加新中国成立15周年全国美展,并被北京画院收藏;1965年《首钢高炉速写》在《人民文学》封面发表、《黎明》在《人民文学》封底发表;1966年大幅素描《兰考人民多奇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与李颖合作)和《鞠躬尽瘁》入选纪念焦裕禄全国专题美展,前者由《美术》杂志发表;1972年集体创作年画四扇屏《大庆精神大庆人》;1973年人物画《创业年代》参加第四届全国美展,北京画院收藏;1977年人物画《创业人》参加全国工业学大庆专题画展、人物画《带头人》参加北京市美展等。但在此之后,很少再画主题性人物绘画。他说:我最钟情的还是画山水。
张仁芝在山水画创作中善于巧思,认真研究多种风格。其毕业创作《忆江南》是由9幅小画组成的组画,每一幅风格和表现手法均不一样。这种方式在张仁芝长达60年的山水创作中依然清晰可见。在不同的阶段、面对不同的山水风景,他会用不同的表现方式,笔墨、构图、赋彩均不同,但又都呈现出他自己的风格。他不仅博采众家之长,同时大胆融入西方绘画的造型方式,这与他在央美附中和中央美院的学习经历有关,比如对形式感的追求、强烈的色彩对比、极简的画面构图、整体画面的运动韵律等等。但无论怎么变化,他始终没有离客观物象太远,始终重视对山水风景带来的诗意的营造。自然造化带给艺术家内心的感受始终是他表现的核心,这正是张仁芝的画让人百看不厌的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张仁芝不仅广泛描绘国内的名山大川、名胜古迹,足履也远赴海外,他用中国笔墨写异域山川自然、人类文明圣地。加拿大、日本、德国、英国、中国中国澳门、捷克、南非、叙利亚……都有涉足。很多中国水墨画家面对国外自然风景、城市建筑,不知如何下笔,要么画出来与国内风景无异,要么建筑洋味太重,与水墨诗意相抵牾。但张仁芝不仅笔下自若,而且挥洒自如,留下一大批精品。究其原因,是因为他的山水首先来自自然造化,而不是某一程式。
20世纪90年代后,张仁芝有一批画北京的作品特别引人注目。作为他生活了大半个世纪的古都,北京对于他无疑是熟悉而充满感情的。故宫、钟鼓楼、正阳门、景山、北海公园、雨儿胡同……这些画作充满了现代意识,往往加入了作者的主观感受。在这些作品中,我们感受到目光是深邃的,情感是深厚的,但心灵和心态却是年轻的。
从中央美院到北京画院,张仁芝先生师从蒋兆和、李可染、宗其香、秦仲文等诸位先生,后又从白雪石先生处受益良多,从人物画到山水画,从古画临摹到当代写生,从西画体系到笔墨锤炼,都有了深入的学习与探索。因此,他基本功扎实、创作题材广泛、风格手法多样。同时,他精力充沛、创作历程近70年,步履遍及几个大洲,留下了大量值得深入研究的画作。
正如他自己所说:“我想在作品中寄托一种对真山水的热爱。我用书写性的笔墨、中国画的审美规范把西画的造型方式转化过来,我这一辈子就干了这一件事。”
编辑 | 罗元欣
文章转自:北京画院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