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张仁芝首页资讯资讯详细

【观点】张仁芝说沈周(上)

2013-06-24 17:02:47 来源:艺术家提供作者:张仁芝
A-A+

  此画作于1467年。当时沈周40岁,是作者祝贺他的老师陈宽70岁大寿而画的。其篇幅之大、构思之严密和制作之精细,是沈周传世作品中被公认的代表作。

  这幅《庐山高图》从山川丘壑布局的繁复茂密来看,很像是他曾游历过的庐山,此画便是他追忆游历的亲身感受。

  当然这里所说的状写实景,也和今天艺术院校老师带学生到外景地对景写生不同。中国传统山水画有自己一套审美规范、构图法则和勾皴点染等技法,所谓状写实景,是记写作者亲历过某实地的印象,追十乙对某地景色的总体感受。比如庐山,它坐落在江西九江长江岸边,鄱阳湖畔,从古至今·一直是有名的避暑胜地和著名风景区。你如果真的去庐山,未必能找到沈周笔下的景色。也可以说你肯定找不到和他画面上相同的景色。这里说的不算人文建筑方面的变迁,即使自然景色,与画中景物也绝对不会一样。因为《庐山高图》已经是画家沈周眼光所见,心中所感受到的庐山了。作者按照自己的审美眼光对景物加以选择筛取,画面中的山川、丘壑、树木、屋舍、溪流、飞瀑等,也都是是作者根据自己审美理想重新安排的。

  从章法结构来看,这幅画布局非常有气势。它以右下角岸坡松树起首,作为构图上的“开”。山石丘壑自右下方向着左上方延展,直到推向画面最上方的高处主峰。主峰两侧陪衬以远山,山峰的主次关系层次分明。主峰下方即画面左侧层层安排山崖,直抵画面下方作为构图法的“合”。在左右两扇山崖的分界处有一瀑布,自上倾泻而下。至山脚置栈桥,使瀑布溪流增加了曲折变化。在画面下方的近处土坡上画一人站在岸边似在欣赏山光水色。这样处理点景人物的位置非常突出。再看此图山石皴法,由于沈周早年家学渊源,对宋元诸山水画大家都下过精研功夫,特别是王蒙和沈周的祖父相识,并有画作相赠。这幅画上的山‘石用焦墨牛毛皴法细密严谨,可以清楚地看出沈周当时受王蒙影响的痕迹。

  墨色安排上也可看出作者匠心,他让占画面主要位置的大面积山石以干淡墨皴擦分出层次,和左右两侧山石用重墨乃至焦墨皴点,形成墨色对比,又在淡墨皴擦的山石是“破”以焦墨的杂树、苔点,起到墨色变化,也丰富了山石质感。

  最后看此画的树法,也画得极为丰富、自然,富于变化,显得全画苍润浑厚,精妙耐看。

  在日本二玄社照原画同等尺寸高清晰度复印的中国古代名画中,山水画部分特别挑选出三件大幅山水画,即范宽的《溪山行旅图》、郭熙的《早春图》和沈周的《庐山高图》。由此也足见艺术评论界和美术史界对沈周的《庐山高图》评价之高了。

  总之,这幅《庐山高图》,是沈周的精心之作,也是他早期山水画的里程碑。它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今仍焕发着感人的艺术魅力。

庐山高图纸本 184*98cm

  该画作于1479年。当时作者52岁。我们知道,元四家(黄公望、吴镇、王蒙、倪瓒)之一的倪瓒(倪云林)山水画特色是平和淡远,其典型画面是近景一片土坡,上面生长一丛杂树,旁置一小草亭,画面上方是缓缓山丘。皴法特点是折带皴,墨色淡雅,全画用细笔勾皴,基本上没有粗笔重墨。这类画面可以说是倪云林山水画的典型符号。

  沈周此画题为《仿倪云林山水》,作者自己落款中有“此与倪迂偶似之,似是而非俱莫论”之句,足证此画是画家挥毫落墨时心摩手追宋元诸家笔法,以浇自己胸中块垒之作。

  从画面看,下方土坡上两组杂树,可以说很像倪云林山水近景树的形象和笔法,从这一部分看确是仿倪云林笔意。而树丛上面占画面很大面积的山崖则以淡墨长线勾皴而成,点以重墨苔点和远树,笔法墨韵又有近似黄公望。这便是画家自己也认为“与倪迂偶似之”,而又“似是而非”的道理。不管怎么说,该画是沈周心追元人大家笔法,而又能融会贯通的一件佳作。全画气息空灵秀润,用笔沉静妥帖。稍嫌不足处是画面中心瀑布右侧的墨色略重,在周围都是淡墨画的断崖中心太突出,有些刺眼。而这只能算是一幅画的美中不足吧。

仿云林山水图纸本 121*29cm

  这幅画是作者60岁时所作,应该算是沈周晚期作品了。画中景物是描绘山下溪畔山坡上,树林中一间茅舍,里面有两人对坐谈心。全画从山影到树形全用湿笔饱墨写出,林木后面又以淡墨渲染,作为中景的山在水墨勾出外形后用米点法重墨横点,使得画面水墨酣畅淋漓,墨色湿润浑厚。山下一瀑布飞流直下,远山隐现于云雾之中,这样就把“雨意”渲染得十足。从画面右上方作者题字看,是与友人夜坐聊天,“偶然兴至写此以赠”。我认为此画是沈周神来之笔,是极为成功的雨景山水。画上钤有清代乾隆、嘉庆、宣统等皇帝御览及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石渠宝笈等收藏印。说明清代几位皇帝也是极欣赏这幅画的。

雨意图纸本 67*31cm

  这幅立轴作于1505年,是已知沈周传世作品中最大幅的山水画作品。前面提到过,沈周卒年82岁,此时的沈周已78岁,可以认为是他晚期的大幅作品,在他一生的作品中,如此大幅山水并不多见。

  从构图看,山峦丘壑的布置极为繁复茂密,富于变化,而山石皴染法极似董源、巨然,细密之极的披麻皴,浑厚秀润,近景树与中景树衔接得浑然一体。溪流曲曲折折自山下蜿蜒流过来,非常自然,同时溪流也增强了画面景物的纵深感。这是古代传统山水画上深远法常用的表现方法,也是自然界最常见的景色。

  沈周晚期山水的典型面貌是粗笔重墨,而此画笔线并不很粗,山石皴法也不是重墨大写意,相比其他大量作品,他在晚期的这幅高两米多、宽一米多的鸿篇巨制,不是他晚期山水的典型面貌,而是极精心绘制的大幅佳作。除了近景几棵树用稍重的墨色勾点树叶之外,其他近处土坡,远处山石、峰峦,中景树与屋舍,都是色调柔和的淡墨,细细的勾皴,绵密浑厚。以现代人的眼光看,我们甚至很难想像一位78岁的老人能绘制如此复杂构图,细密皴擦的大幅山水画。古代先贤各方面的修养、功力及对待艺术创作的认真态度实在值得我们学习。

匡山秋霁图纸本 211*110cm

  此画作于1480年,时年沈周53岁。沈周的创作分早、中、晚三期,40至50岁算做中期,50岁至逝世算做晚期。这么看这幅画该算是他晚期的作品。

  作者在画面上方落款为“成化庚子五月宿飞来峰下图此记游”。从画面树木山石亭榭的布局看,很像是作者记写实景的山水画。估计画的是杭州灵隐寺旁边的飞来峰景色。从画面最下端土坡小溪、长亭、石桥看,景物非常具体,中景山峦、树木层层推向远山,令观众看画时感到真实可信,亲切感人。

  构图突破了他一般立轴条幅构图的格式,这是此图的特点,所以我的分析是写实景之作。而山石皴法以及中景树与点苔则有五代关全、李成等笔法痕迹,笔墨显得苍厚、拙重。

飞来峰图纸本 157*66cm

  本图作于1470年,时作者43岁。此幅为细笔小青绿山水。按一般评论家对沈周一生画风演变的分析,是他中期即40岁与50岁之间的作品。从画面右上角作者题款看,是沈周久病初愈应友人所求而画的。画面上无论树木山石的铺排,近景屋舍人物,中景溪水、小桥与主体山岗后庙宇的安置均非常严谨、妥帖,在这纵一米多的绢本小青绿山水画上,无论山石的勾皴点染还是秋叶松林的着色,均能一丝不苟,全画用笔着色非常精到。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古代先贤作画的态度是多么沉静与认真,久病之后尚能为此,实在令人佩服。

  此外,画中近景松树的背后主体山崖中间悬一飞瀑直泻而下,经小桥曲折流向近处,推出山林的层次,增加了画面景物的纵深感。

  总之,全画清新秀润,景物丰富耐看,使人感到可游可居。寄托了古代先贤寄情山林获得身心陶醉的生活态度与审美理想。

山水图绢本 116*42cm

  从全画笔墨看,是作者仿元代山水大家倪云林笔意之作。画面右下角画三株树木,左侧在土台亡置一茅亭,土坡用折带皴勾点苔,这些都是倪云林山水画中典型景物和典型笔法。画面中景山峰虽似折带皴,但山形突兀而起,山上石块用重墨皴点,用笔苍劲有力,这些地方又不太像倪云林的画法了。最后以浓淡两层墨色染出远山,挤出中景山峰使画面有了笔线与墨块的对比。画面右十角树下一人策杖而过,从沈周在画面右上角的题诗看,是画中人想去拜访朋友,但因路途遥远,能否见到,心中无数。全画正是渲染了这样一种空寞寂寥的情境。

策杖行吟图纸本 124*33cm

  中国古代画家很早便有在扇子上作画的传统。早在宋代的宫廷画院,画家就习惯在各种形状的团扇上作画。那时多是绢本,形制有圆有方,或是各种不同形状的椭圆形。扇子本身有实用价值(夏日拂暑纳凉),扇面上作画使这种生活用具除去实用外更有了艺术观赏价值。到了明代,文人画家们更是非常喜欢在扇面上作画,形状由宋代的或方或圆或椭圆的团扇演变为主要在折扇上作画。折扇画面上下呈弧线型,左右两边是自内向外放射状的倾斜。这种形制一方面在传统立轴,横披、斗方形之外增加了一个构图格式,但同时也给画家在构图布局上增加了难度。尤其是山水画,花鸟画还不太明显,即画面上的景物虽安置于下边呈外张弧形的画面内,还要使人基本感觉地面是平的。特别是建筑物。这就要求画面上的屋宇、桥亭、楼阁的方向既要适当照顾扇骨的放射方向,又要基本吻合建筑物左右落脚点还是平地的构图要求。这让画家在构图上要多费一番心思,但也充满乐趣。所以古往今来才有众多画家乐此不疲地爱在扇面上作书画。

  这幅泥金扇画,从笔法分析,明显是沈周仿米(芾)点法,画上除了庙宇屋舍、小桥是以中锋笔线勾勒外,其他部位如丛树、云雾中的山峦,均以湿笔水墨横点,树与树之间都用湿墨渲染,加之瀑布飞泻,云雾弥漫缭绕,显得画面非常湿润。总之,画面雨意十足,气韵非常生动。人们只有在炎热的夏季才使用扇子拂暑纳凉。这幅扇面雨意婆娑,会使持扇人顿感清凉,这也就达到了作者预想的效果。

山谷云吞图纸本 18*51cm

  一般收藏与评论家和美术史论界认为沈周一生的创作早期为“细沈”晚期为“粗沈”,即是以作画用笔粗细而言。此画应归人其晚期作品。画上多用粗笔秃笔短线,笔墨沉稳有力,好像是受元代大家吴镇(仲圭)的影响。画上的景物为河边有一老人乘船闲游,远处山岗,不画奇峰怪石,而是极平常的缓坡土台,上以浓墨画不太具体的小树,与土台横线形成对比,重墨与土台淡墨线也拉开了层次。

  画面意境显示一种宁静、悠闲的气息,正是中国古代文化人心境中追求的超然物外的境界。此画右上角作者题诗云:“秋水碧于玉,远山翠欲浮;高人谢城郭,诗思落扁舟”。点出作者画此画的立意,文人雅士想避开喧闹的城镇生活,到真山真水的大自然中去放松身心,陶冶性灵。我以为这不完全如过去这类题材艺术作品批判的是文人逃避现实之想,而是人在社会生活中拼搏竞争之后追求心灵放松的正常心理需求。不只文化人,普通人也一样,今天,我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竞争更加激烈,放松身心的心理需要会比古人更迫切。说明这种心理需求不论古今,是一脉相通的。沈周的《扁舟思诗图》表达了古今人类相通的心境。细细品味该画内在主题,很容易引起我们的共鸣。

扁舟思诗图纸本 124*63cm

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主要作为艺术信息、艺术展示、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以世界文艺为核心,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旨在传播艺术,创造艺术,运用艺术,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

联系电话:400-601-8111-1-1地址: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

返回顶部
关闭
微官网二维码

张仁芝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
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