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几年前在中国美术馆西南展厅,看到荣宝斋画家孙日晓的山水画展,展出作品的篇幅虽然不是大幅巨作,但画中清新的意境,秀润的笔墨却使人有耳目一新之感。尤其是几乎每幅作品中烟云的水墨晕染非常灵动,很有真实感与空间感,给我留下较深的印象。
说起来日晓兄算是我的老朋友了,又是同庚。我们相识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当时他正在向画院老画家郭传璋先生学画。屈指算来那已是四十年前的事了。如今看到老朋友一下拿出这么多山水画佳作,很为他在绘画上经过辛勤耕耘取得的成绩而高兴。
云在大自然中是一种极常见的现象。古人常谓之烟云。是地球表面江河湖海的水份蒸发形成的水汽而生成的。很多人会有这种经历:雨中或是雨后如果置身山林峡谷,常能见到高山密林深谷巨壑之中烟云漂浮流动、飞速升腾的景象。唐朝诗人李白诗句中说“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正是写山中烟云的飘渺情景。此时若站在高山之上,有时便能看到密集的白云形成的“海洋”--俗称云海的壮观景象。
烟云在地球大气层因空气流动而飘忽不定变化莫测。尤其是山林雨后的云雾,其变幻飞动之快可以说是瞬息万状,其形质与动感极难把握。画家若想把这种景象在画面上刻画出来很困难,当场画速写你刚要动笔,云的形状位置变了。所以只能身临其境,观察记忆,悉心揣摩,掌握规律。依靠多年观察积累,云的变化规律默记于胸中,加上对作画工具性能的熟练掌握,创作中自然笔底生云烟,进入自由境界。
孙日晓对真山真水的观察体验是下了很深的功夫的。几十年跑遍了大半个中国。大江南北、名山大川、当然也包括平原乡村,都曾留下他的足迹。他在观察体验宇宙万物大自然界风晴雨雪的神韵、四季更替的变化时目识心记倾心领悟,都成了他创作中的生活积累,使他在创作中更自由,更畅神。
读孙日晓的山水画作品,看出他写生次数最多也最感兴趣的是皖南的黄山。
位于皖赣两省边界的黄山,是我国著名风景名胜之一。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对它曾有“登黄山而天下无山,观止矣”、“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美誉,足见其在中国壮丽山河中的地位。黄山的美景曾激发自古至今无数文人墨客的创作灵感,留下数不尽的名篇佳作。
黄山因有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而着称于世。特别是它在雨后初晴时呈现的云海奇景,烟云浩渺,横无际涯,十分壮观。轻风吹过,云海中的山岚随着云的飘动而时隐时现,景色瞬息万变,可以说处处都是绝妙的水墨画。
这样壮丽的大好河山唤起了孙日晓的创作激情是再自然不过了。
我手边有两本孙日晓画集。从中可以看到他在山水画创作中对黄山情有独钟。这类作品有《云绕黄山》《云漫黄山》《烟云万状》《云荡群峰》《云中列岫》《祥云图》《云烟荡黄山》《砚田青山多白云》《黄山松云》《黄山云起》《云中仙境》……等等。这些水墨云山在他笔下反复描绘,而画面的笔墨情趣与意境又不完全一样。通过不同画面,把云的聚散、薄厚以及升腾飞动之状尽呈观众眼前。可以说孙日晓笔下的水墨云山描绘得笔参造化已臻妙境。
烟云灵动富于变化已经构成孙日晓山水画特色。
借助中国画的工具材料(毛笔、水墨、生宣纸)把烟云如此生动地表现出来,绝非一日之功所能奏效。这里包含墨色与水分及工序时间的恰当掌握,也不排除巧妙的因势利导即兴发挥。总之需要画家在一定的胸襟修养条件下创作激情与理性控制笔墨的全身心投入,日积月累,变偶然性为必然性的反复实践,推敲试验,付出艰辛的艺术劳动。
生活在不同生存环境和不同阶层的人群,无论物质生活多么丰富,人们仍然不满足于物质生活而要求于精神生活。而精神生活的多元化要求供人类欣赏的艺术越丰富多样越好,越个性化、越独特越好。不同才有价值。对于绘画作品就要求画家对社会人生、对大自然有自己独特的视角、独特的内心感悟,对于美有区别于常人的独特发现,并且能用区别于他人的艺术手段--在中国画即用个性化的笔墨技巧表达这种感受。孙日晓对水墨云山尤其是烟云的表现,多年乐此不疲,丰富了以宣纸水墨等工具材料表现烟云的技巧手段,开掘了层出不穷的空灵飘渺的山水画新境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孙日晓在山水画创作中获得如上业绩不是偶然的。画界师友们知道,他从青年时代起进入荣宝斋,起初是做木版水印刻版工作,学习绘画完全是靠对艺术的痴迷挚爱通过自学而进入艺术殿堂的。早年他师从北京中国画院老画家郭传璋先生,待熟悉了中国山水画基本画理画法之后,转而向金陵画派著名画家宋文治先生求师问道。南北两位山水画前辈不同风格流派画艺的浸染薰陶,无疑对孙日晓山水画艺的学习开拓并日臻成熟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时由于他的本职工作是在荣宝斋,长年从事书画经营及古画鉴定业务,这使他有机会饱览古今名家真迹,结识海内外各家各派名流耆宿,自然对他眼界的开阔,修养的提高获益非浅。他今天的山水画面貌既有北方山河的沉厚,又有江南山川的秀润。灵秀是他的审美取向,也是他的艺术个性。日晓把黄山--当然也包括青城山、峨眉山、华山等等众多有名无名的祖国山河的秀润之美用他的画笔表现出来,这正是他对当今山水画的一份贡献。
2003年2月15日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